江村独归处 寂寞养残生
江村独归处5,寂寞养残生。
所严公:即严武,字季鹰,华阴(今属陕西)人,当时任成都尹,充剑南节度使。也 空复情:枉自多情。3 “几时”二句:这是倒装,意谓昨夜还在月光下举杯送别,不知几时才能重聚。4 出入荣:指严武三朝都位居要职。5 “江村”句:指送别后独自回到浣花溪边的草堂。
远送严公从成都到绵州,此地就要与君道别,青山巍然,枉留下依依惜别之情。昨夜月下同饮,不知何时才能再把盏长谈。巴蜀各郡百姓都称颂你的政绩,惋惜你的离任,你连续三朝都沐浴皇恩,位居要职。与君分别后,我又回到浣花溪边的草堂,将独自在寂寞中了此残生。
宝应元年(公元76也年)七月,杜甫于绵州作此诗,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。诗人曾任严武幕僚,深得严武关照,才在成都过上了几年安定生活,故对严武万分感激,不忍其离去。
其实严武为人暴戾凶残,以“恣行猛政”著称,历史记载对其多有不满之词,但其名声却超过了许多卓有政绩的治蜀官员,其原因就在于杜甫诗歌的影响,故有云:“然则公(指杜甫)之倚赖武者一时,而武之倚赖公者在万世矣。”看来,从长远来讲,还应是严武受恩于杜甫。然而,尽管诗人所受不过一饭之恩,却耿耿于怀,常思报答,这也是文人士大夫可贵的品行。
得人滴水之恩,当以涌泉相报,更何况当时杜甫逃难到成都,拖家带口,身无长物,贫困潦倒,若非严武接济,断难在成都立足。严武惜才,虽其滥施暴政,但对于“天下未乱蜀先乱”的蜀地,盖不得已而为之,对于后世也是功大于过。
他乡复行役也,驻马别孤坟。
近泪无干土,低空有断云。
对棋陪谢傅3,把剑觅徐君4。
唯见林花落,莺啼送客闻。
所房太尉:即房琯,字次律,河南洛阳人,玄宗时拜为宰相。肃宗时因兵败遭贬,杜甫也因为之说话而遭贬。也 复行役:指一再奔走。3 “对棋”句:晋代名将谢安,生前拜为太傅,喜欢下围棋。他在征讨苻坚所率领的百万大军时,还在与客下围棋。后破苻坚,捷报送到谢安处时,他还在与客人下棋,看过捷报,顺手放在床上,不露喜色,十分镇定。这里是以谢安比房琯。4 “把剑”句:据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载,春秋时吴季札聘晋,路过徐国,徐君好其剑,却不敢言。季札心里明白,因要出使,未能赠剑,及还,徐君已死,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。意即早已心许。这里是把季札比自己,徐君比房琯,喻两人交情生死如一。
我一生漂泊,现在要启程回成都了,特来与君道别。我驻马在君的孤坟前,别君之墓如别君之面,久久不忍离去。泪水浸湿了坟边的泥土,心情十分悲痛,精神恍惚,就像低空飘浮的断云。当年与你对弈,君颇有晋朝谢安的风采,而今在你墓前,就像季札拜别徐君,宝剑在手,故人已去,眼前只见林花飘落,纷纷扬扬。离去时,身后是黄莺的啼声,凄凄切切。
房琯在唐玄宗幸蜀时拜相,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为肃宗所贬。杜甫曾为其上疏力谏,得罪肃宗,险遭杀害,后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宝应二年(公元763年),房琯又进为刑部尚书,在路遇疾,卒于阆州(今四川阆中市)。两年后,杜甫路过阆州,特为老友上坟,作此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