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避实而击虚”集中优势兵力破敌都是为了实现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
“避实而击虚”,集中优势兵力破敌,都是为了实现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,争取作战主动权。所以它们不仅适用于古、近代战争,同样适用于现代战争,甚至未来战争。因为主动权始终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,正如毛泽东在《论持久战》中所指出的,主动权“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,是用于区别于被迫处于不自由状态的。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,失去了这种自由,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”。
以上个世纪爆发的美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作比较,我们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的重要性。美国是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大国,拥有世界上科技程度最高、实力最为强大的现代化军队,越南和伊拉克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无法与其相比,但美军在这两次战争中的结局却大相径庭。在越南战争中,美军不谙虚实便开赴越南本土,陷入人民战争的重重包围之中,最终不得不灰头土脸从越南撤离。在海湾战争中,美军汲取越战的教训,依靠高科技手段在伊拉克本土之外“致人”,用“战斧式”巡航导弹、精确制导炸弹、高性能作战飞机等先进武器实施远程打击,一直到伊拉克的抵抗能力被摧毁殆尽才实施“沙漠军刀”作业的地面攻势,很快取得胜利。这正反两个例子,完全能够说明孙子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、把握战争主动权的思想,在现代高科技战争的条件下依然有指导意义。
《李卫公问对》“卷上”。
参见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。
毛泽东:《论持久战》,《毛泽东选集》,第479页。
军争篇
本篇主要论述在一般情况下夺取制胜条件的基本规律,其中心思想是如何趋利避害,保证军队争取先机,掌握战场的主动权。孙子十分重视对有利作战地位的争取,并辨证地论证了“军争”的有利面和不利面,主张做到“以迂为直,以患为利”。除此之外,本篇还探讨了一些相关军争的作战之法。
军争,指两军争利争胜,即敌我双方争夺取胜的有利条件——有利的战地和战机。汉简篇题木牍上《军争》列在《实虚》之前。“樱田本”篇题作《争》。因篇内多处言及“军争”,且张预注亦云“军争”,故篇题当有“军”字,樱田本未可从。
孙子曰:凡用兵之法,将受命于君,合军聚众,交和而舍,莫难于军争。军争之难者,以迂为直,以患为利。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,后人发,先人至,此知迂直之计者也。
合军聚众:合,聚集、集结。此句意为征集民众,组织军队。
交和而舍:意谓两军剑拔弩张对垒而处。交,接、接触。和,和门,即军门。交和,曹操注:“两军相对为交和。”舍,止、止宿。
莫难于军争:于,比。军争,两军争夺制胜条件,即有利的态势和先机之利。
以迂为直,以患为利:迂,曲折、迂远。
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:“其”、“之”均指敌人。迂,此处用作使动。
后人发,先人至:比敌人后出动,却先抵达目的地。
此知迂直之计者也:知,这里是掌握的意思。计,这里是方法、手段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