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诗作于大历二年(公元767年)秋,当时诗人羁旅夔州。久病易悲秋,多病独登台,此诗抒写诗人长年漂泊,老病孤愁之悲。读此诗令人心情沉重,不敢登高,怎一个“悲”字了得。全诗句句押韵,是杜诗中“沉郁顿挫”的代表作。胡应麟《诗薮》盛赞“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”。
花近高楼伤客心,万方多难此登临。
锦江春色来天地者,玉垒浮云变古今也。
北极朝廷终不改3,西山寇盗4莫相侵。
可怜后主还祠庙,日暮聊为《梁甫吟》5。
所来天地:与天地俱来。也 变古今:与古今俱变。3 “北极”句:广德元年(公元763年)十月,吐蕃攻陷长安,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,代宗至陕州(今河南陕县)。后郭子仪收复京城,转危为安。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,朝廷始终如北极星那样不稍移动。4 西山寇盗:指吐蕃。广德元年(公元763年)十二月,吐蕃又攻陷松、维、保三州(皆在四川境内)及云山新筑二城,后剑南西川诸州也入吐蕃。5 《梁甫吟》:乐府篇名。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喜欢吟诵《梁甫吟》,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载:“亮躬耕陇亩,好为《梁甫吟》。”
海内烽烟四起,生灵涂炭,游子独自登上这繁花环绕的高楼,依然怅惘心伤。锦江明媚的春色是天地的造化,年年常新,而玉垒山的浮云,从古到今变幻莫测。大唐的气运就像永恒的北极星一样不会改变,垂涎我大好河山的吐蕃夷狄不要再来骚扰,那只不过是徒劳。可叹刘后主昏庸懦弱,丢了先主打下的江山,还为他立庙祭祀。徒然羡慕诸葛孔明辅佐君王立下的丰功伟绩。时候已近黄昏,我只有仿效孔明,高声吟诵《梁甫吟》,以排遣我心中的幽愤。
此诗作于代宗广德二年(公元764年),当时诗人寄居成都。诗人登楼眺望,春色无边,而国家多难,风云变幻,因此感时抚事,不免伤感。此诗的格律严谨,对仗工整,清代沈德潜以为“气象雄伟,笼盖宇宙,此杜诗之最上者”。
清秋幕府井梧者寒,独宿江城蜡炬残。
永夜角声悲自语,中庭月色好谁看。
风尘荏苒也音书断,关塞萧条行路难。
已忍伶俜十年事3,强移栖息一枝安4。
所井梧:生长在井边的梧桐树。也 风尘荏苒:喻战乱不绝。荏苒,辗转、时光流逝。3 “已忍”句:指自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叛至今,已忍受了十年的伶俜生活。伶俜,飘零之意。4 “强移”句:此句用《庄子·逍遥游》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”意,喻自己之入严武幕府,原是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。强,勉强。